和諧共建
政校合作 技能扶貧
發布時間:2017-04-27
來源:金華市技師學院
去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技能脫貧千校行動計劃,作為全省29個技能脫貧重點縣之一,磐安近年來高度重視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圍繞旅游休閑養生“一號產業”,開展了一系列特色技能培訓,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為該縣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技能人才保障。但由于基礎薄弱,技能人才儲備不足,低收入農戶技能水平較低,增收渠道不寬,已成為制約磐安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要素之一。磐安縣政府積極尋求職技院校開展“政校合作”,破解這一難題。
金華市技師學院作為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國家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國家示范職業技能鑒定所、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被譽為金華市高技能人才培養的孵化器,有著優質的技能教育資源,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在前期深入考察和商談的基礎上,在市經信委、市人社局、市教育局等我市政府部門的支持下,4月26日下午,磐安縣政府與該校簽訂了《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決定建立長期、全面、深度的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磐安縣社會經濟發展。
當天下午,金華市技師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周金?與磐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陳遠志在磐安縣政府簽訂了合作框架協議。市經信委李中軍副主任、市人社局徐金韓副局長、市教育局葉志林副調研員等政府部門領導出席簽約儀式,磐安縣人社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縣人才辦(人才局)、縣財政局、縣經商局、縣農辦(扶貧辦)、縣教育局、職教中心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工業園管委會、新城區管委會分管工業領導、部分企業代表等參加簽約儀式。
簽約儀式上,周金院長作了題為《政校合作 協同發展 為助推磐安經濟社會發展譜寫職教華章》的主題講話。他指出,此次學院和磐安縣政府簽署《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是雙方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共促磐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對推動學院開門辦學、開啟“政校合作”新模式具有重要戰略意義。這為學院壯大自身優勢、服務地方發展,提升辦學水平搭建了良好的平臺。學院將堅守承諾,認真履行合作協議,積極主動與相關部門和企業搞好對接,增進了解,促進高技能人才培養、技能脫貧專項培訓、技能脫貧教育、畢業生就業、對口幫扶等各個領域的合作,力爭取得豐碩的合作成果,為磐安建設“后發崛起的活力之縣”,實施富民強縣工程,實現“綠色發展、生態富民、科學跨越”做出應有的貢獻。
磐安縣常務副縣長陳遠志充分肯定金華市技師學院在技能人才培養方面所具有的明顯優勢,表示相信,只要雙方本著“優勢互補、共謀發展、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的原則,同心協力、相向而行,“政校合作”項目一定會順利實施,也定能加快磐安縣技能人才培養,實現低收入農戶技能脫貧,全面推進該縣經濟社會發展。為使合作達到預期目標,他提出三點希望:一是技能培訓要精準發力、突出實效。要切實把低收入農戶家庭勞動力作為技能培訓重點人群,要全面掌握縣內企業、特別是制造業、旅游、電商等重點企業技能人才需求。二是合作辦學要深度融合、無縫對接。要探索磐安職教中心與金華市技師學院合作辦學新模式,依托金華市技師學院辦學優勢,有效開展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聯合辦學等方面的對接,切實提升該縣職業教育辦學水平。三是政校合作要拉高標桿、彰顯特色。要以全省出先例的高標準和走在全省前列的高要求,爭取使合作創特色、創品牌、出實效。
根據協議,磐安縣將提供開展技能培訓合作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及優惠政策,同時作為金華市技師學院的教學實習和學生就業基地;金華市技師學院將成為磐安縣定點技能培訓機構,利用其技能培訓師資、設備、場地等資源,在制造業、旅游、IT等方面開展廣闊的技能培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