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經貿信息(2023年 第8期)
駐德國經貿代表處 2023年6月
最新各國在德投資排名出爐
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統計,盡管有戰爭和能源危機的影響,截至目前外國企業在德國投資項目數量仍保持穩定,總投資額大幅增長。其中美國仍然是投資最多的國家,瑞士和英國分列第二第三,中國第四名。
根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最新公布的數據,在過去一年里外國企業在德國新注冊分支機構以及擴展現有業務的項目共有1783個。這雖然比2021年的總量減少23個,但是卻比2020年多了101個。
報告稱,德國仍然是中國企業在歐洲最受歡迎的目的地,主要投資于以下行業:制藥和生物技術(15%);機械和設備(13%);信息通信技術和軟件(11%);能源、礦產和金屬(11%);消費品和食品(10%);商業和金融服務(9%);運輸、倉儲和物流(8%);汽車(8%)以及電子和半導體(8%)。從經營形式看,中國企業在德主要從事銷售和營銷(45%)、制造和研發(19%)、商業服務(9%),10%的中國企業將德國作為歐洲總部。
德國經濟景氣堪憂 兩大機構同時看淡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德國經濟增長前景低迷,緊縮的貨幣政策和俄烏局勢導致的能源價格激增可能在短期內拖累增長;長遠來看,社會老齡化問題也影響增長。同日,另一家經濟研究所也發布金融市場專家的預測,對德國經濟前景的評估明顯惡化。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德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在零左右徘徊。在接下來幾年,有望加速到1%到2%。但從長遠來看,由于社會老齡化,德國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下降到1%以下。
德國聯邦政府此前預測,2023年德國增長率約為0.2%。歐盟委員會本周也預測,德國2023年的GDP將僅增長0.2%,隨后在2024年增長1.4%。
漢堡港年初利潤銳減
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漢堡港口與物流公司今年第一季度收入減少、利潤大幅下滑。該公司表示,其集裝箱吞吐量明顯下降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業務的下降。目前,漢堡港正在向中方出售集裝箱碼頭的部分股份,希望借此吸引更多中國業務。
漢堡港口與物流公司表示:對于物流服務需求的明顯減弱在2022年底就已顯現。俄烏局勢、高通脹和歐洲相應的消費減少,導致今年開局全球范圍內經濟疲軟。今年第一季度,漢堡港口與物流公司的集裝箱總吞吐量下降了18.6%,降至140萬標箱(TEU)。在德國最大的海港漢堡港,集裝箱吞吐量比前一年下降了16%,為136萬標箱。
漢堡港口與物流公司表示,造成集裝箱吞吐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遠東貿易量大幅下降,特別是中國”。迄今為止,與中國的貿易是漢堡港最大的收入來源。為了確保重要的中國貨運業務,漢堡港口與物流公司即將向中國航運公司中遠海運集團出售漢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裝箱碼頭略低于25%的股份。
德國出口4月重新實現增長 從中國進口貨物最多
今年第二季度,德國出口出人意料地出現了穩健增長的勢頭。聯邦統計署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四月,德國出口實現了1.2%的增長,出口總額達到1304億歐元,好于預期。今年三月,德國出口曾下降6%。
今年四月,德國對歐盟國家的出口環比增加了4.5%,總額為714億歐元。而排名第一的德國出口對象國仍是美國,出口增長4.7%,出口總額為131億歐元。對中國出口則增長了10.1%,總額為85億歐元,對英出口則下滑了5.2%,出口總額降至61億歐元。
德國批發出口及服務業聯合會(BGA)主席延杜拉(Dirk Jandura)表示:得益于中國和美國經濟形勢的好轉,我們的出口也有了良好的發展,但總體而言,今后更會是平穩的橫向發展。作為遏制通脹的努力,價格也有所上漲,這推動了出口的增幅,總之,形勢比預計的要好。
聯邦和州政府稅收收入再次明顯下降
德國聯邦財政部5月19日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四月份聯邦和各州稅收收入總額為539.5億歐元,同比減少4.6%,前四個月稅收收入累計約2540億歐元,同比下降2.3%。根據最新的稅收估算,到2027年聯邦、州和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將比2022年秋季的預測少1487億歐元,僅在聯邦層面,稅收收入就減少702億歐元。
德國零售額環比下降0.7% 行業協會擔憂倒閉潮
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第一季度單月零售額環比下降0.7%,這與之前經濟學家預計的增長2%的目標相去甚遠,行業協會擔心許多公司將面臨破產的威脅。
受能源和食品成本高企的影響,德國目前的通脹率仍高達8.7%。德國HAL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克魯格表示,目前的零售額遠低于疫情之前,鑒于持續的高通脹和實際收入下降,消費情緒短期內難以發生根本性變化,“私人消費的增長通道仍然關閉”。
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零售商預計今年的銷售額將略有下降,甚至大幅下降。德國零售協會還擔心,德國零售業的銷售額將出現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跌幅,零售企業的數量也將繼續下降,許多中小城市的商店將面臨破產的威脅。
德國DAX40企業2023年將得益于中國經濟復蘇
德國《商報》報道,構成DAX股票指數的40家德國大型企業或在2022年取得1200億歐元的利潤,是DAX歷史上第二好的紀錄,大企業的穩定表現成為2023年德國經濟的希望。
得益于能源價格下跌、全球需求逐步恢復以及中國經濟復蘇,預計2023年DAX40企業利潤也將保持穩定。中國經濟復蘇對德國經濟非常重要,40家企業上一財年在中國創造了15%的銷售額,約合2300億歐元。中國是DAX40企業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海外市場,是大眾、戴姆勒、寶馬、英飛凌、科思創的最大單一市場。
德國政府設立十億歐元基金用于推動高新科技發展
為了進一步促進高新技術和風險投資融資,德國聯邦財政部和聯邦經濟與氣候保護部新設立了高新科技與氣候基金(DeepTech & Climate Fonds),用于投資擁有未來技術的德國公司。該基金已經開始運營,在未來幾年將高達 10 億歐元,資金來自于聯邦政府的未來基金和歐洲復蘇計劃專項基金。聯邦財政部長林德納表示,新的商業模式是經濟增長和繁榮的先決條件,然而資本本身并不能決定成敗,現在的問題是尋找到符合條件的企業,以使投資的每一歐元都充分發揮作用。